生活中通过微信委托彩票代销者购买彩票的方式并不少见,是诸多彩民日常的购彩方式。但往往赊账系基于双方之间的信任,这也造成了经常性赊账、大额赊账等情形,因此极易引发纠纷,对此代销者能否以民间借贷为由要求彩民返还赊帐款呢?
案例导入:
李某经营一家彩票门店,孟某经常至李某门店购买福利彩票,一来二区双方就比较熟识,起初孟某购买彩票都是用现款支付,后面孟某组件要求李某打出自己购买的福利彩票号码和下注票数,因资金不足而赊账,不久后便一次性还款。
2017年10月孟某再次因资金不足向李某提出赊账购买彩票,鉴于二人关系较为熟络李某便同意了。后孟某多次要求李某垫付,累计欠付李某彩票款37800元。
2017年10月30日,孟某向李某出具《借条》一张,载有“今借到李某人民币叁万柒仟捌佰元整。借款人:孟某”。
李某因多次催讨无果,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孟某返还借款。
法院观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的规定,李某自述案涉款项实际系孟某赊欠的彩票款,但孟某于2017年10月30日向李某出具借条,应视为双方通过意思自治将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目前暂无证据证实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应为合法有效,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但李某有权以诉讼方式向孟某催要。
上述案例中实际李某与孟某之间并不是借贷关系,但由于后续双方签订了借条将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民间借贷关系,故此李某才可以民间借贷为由起诉孟某偿还彩票款。可见在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清算,对双方权利义务达成一致时,无论此前双方之间的基础法律关系性质为何,均可直接根据双方确认的债务协议来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郑淑琼
2025年4月8日